今年初秋,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工作人员在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今年是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30周年。173年前的今天(1842年12月10日,清道光二十二年农历十一月初九),被遣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经过123天长途跋涉抵达戍所惠远城。林则徐在伊犁生活了近3年,他没有因个人的坎坷而唏嘘,而是坚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在当地开荒垦田、兴办水利、种树育林、推广纺织技术、加强塞防……造福新疆各族人民,至今仍为人们所感念、传颂。由福州闽剧院创排的闽剧《林则徐与王鼎》也特别选择今天在福州工人文化宫首演,亮相第六届福建艺术节。该剧以舞台艺术形式再现林则徐与王鼎(陕西渭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两人在禁烟运动中建立的超越个人情感的生死大义。
福州闽剧院创排的闽剧《林则徐与王鼎》
今晚在福州工人文化宫首演,亮相第六届福建艺术节
将林则徐与王鼎共同搬上艺术舞台,不仅在闽剧界尚属首次,在戏剧舞台上也是头一回。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这个剧目以富有福州地域特色的闽剧形式,再现福州先贤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福州和渭南20多年前就缔结为友好城市,也希望通过此剧进一步加强两地的文化交流。
今年9月在伊犁将军府举办的《林则徐廉政事迹展》
9月8日,为纪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30周年,由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委宣传部主办,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霍城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承办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廉政事迹展”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的伊犁将军府展出。展览还沿着林则徐当年遣戍伊犁足迹,在霍城县各乡镇进行巡展,无不受到热烈欢迎。“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林公的敬仰之情。”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今天我们讲述的便是林则徐遣戍伊犁爱国爱民的故事。
捐资承修“林公渠”
伊犁将军布彦泰对林则徐礼遇有加,当林则徐进入伊犁地界,距伊犁尚有100多公里的四台时,“伊犁将军布彦泰、参赞庆昌俱遣戈什哈来迎,闻此举前所未有也”。林则徐抵达惠远安顿好后,布彦泰又安排其“掌粮饷处事”,且林则徐还可向布彦泰借阅每月一期的邸抄,从中了解国家大事。
林则徐抵达伊犁不久,布彦泰准备在塔什图毕等处组织开垦惠远城以东阿齐乌苏废地,解决水利问题。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布彦泰向道光帝奏称,须引哈什河水,以解决阿齐乌苏地区的用水问题,获得清廷准奏。
鉴于当时伊犁财力困难,布彦泰对阿齐乌苏渠(后称“皇渠”)采取了分段捐资修建的办法,开挖一条引哈什河水的大灌渠。这是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清乾隆、嘉庆两代未竟之业。
布彦泰找到林则徐商议捐资兴办水利之事,林则徐主动捐资承修的龙口工程是“皇渠”最艰巨的工程,位于哈什河出口以下的险滩河段上,“北岸系碎石陡坡,高二三丈至八九丈不等,水傍坡流,须刨�石坎。南岸坐在河流之中,必须建坝筑堤,钉桩抛石,方免冲刷之虞”。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林则徐自备斧资,督率民夫,用工10万有余,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北岸挖石,南岸拦堤,终于筑成一条“长六里有奇、宽三丈至三丈七八尺不等、深五六尺至丈余不等”的水渠,解决了“皇渠”的卡脖子工程,为垦区引水提供了保障。
林则徐与新疆当地群众一起开垦阿齐乌苏荒地,修建“皇渠”的场景
长200多公里的“皇渠”,是清代新疆各垦区中最长的灌溉水渠。大渠修成后,使阿齐乌苏的10万亩地得到灌溉,安置了大量民户。当地群众感念林则徐的功德,将“皇渠”称为“林公渠”,这一称谓保留至今。这种开敞式自流引水的形式,从林则徐凿建龙口起,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100多年时间里,一直延续保持着。
林公井・林公车・林公林
在新疆吐鲁番,林则徐发现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卡井”(又名“坎儿井”)的水利设施,经询问当地群众,他得知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效果良好的地下水利工程。经调查研究,他将这一灌溉方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连环导引水田,使井水通流,并推广到新疆各地,为农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疆百姓把这种“卡井”称为“林公井”。
林则徐倡议推广的“坎儿井”,后人称之为“林公井”
林则徐发现吐鲁番产棉,且棉多质好,因此在当地大力推广内地纺纱技术。在他的倡导下,新疆各地纷纷学习、使用纺车纺纱,获益匪浅。为纪念林则徐的这一贡献,新疆人民把林则徐推广的纺车称为“林公车”。
林则徐还在新疆南北广植树木,新疆人民将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林称为“林公林”,与后世左宗棠的“左公柳”一道,成为福荫西北边陲的绿色屏障。
2006年,新疆霍城县惠远镇4棵夏橡树被国家绿化委员会评选为国家级名木。这4棵夏橡树位于惠远城的北大街,距今已有170多年,据传为林则徐亲手栽植,另有一说是当地群众自发栽种,以纪念林公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品质。夏橡树平均树高24米,最高一棵高达28米,树干直径达2.63米。古树参天,枝繁叶茂,当地人称夏橡树为“林公树”。
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林则徐戍途中夜宿奎墩(今奎屯),图为今新疆奎屯林公阁
周历履勘 推广屯田
清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耳顺之年的林则徐,接到命他“前往阿克苏、乌什、和阗周历履勘”的谕旨,即从惠远起程,经乌鲁木齐赴南疆各城勘荒。
清初,新疆各地特别是天山北路由于战乱和人口流失,百业待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北疆各地驻军开始由换防逐渐改为长期防守。伊犁是清朝统治新疆前期的军政中心,也是携眷官兵较为集中的地区。为发展农业生产,解决驻军及眷属的食粮问题,清初以哈密为中心,逐渐向天山南北路推广屯田,勘察南疆垦地。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统计地亩之类的技术性事务,而需要经过实地调查制定不同的屯垦政策。对此,清政府十分谨慎,委派林则徐“周历履勘”,说明林则徐的才干是备受道光帝肯定的,也只有他才能承担南疆垦地的调查任务。
屯田的兴起,使新疆的农业生产得以发展,新疆各族军民的食粮问题得以解决。林则徐曾在《衙斋杂录》一卷中,抄录有清代经营新疆的资料,作为勘荒工作的参考。
林则徐前往的南疆,地域广阔,气候干燥少雨,水分大量蒸发,土质渗漏,河水下渗,水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仅有少数绿洲,大部分是待垦荒地。林则徐遍历南疆8城,行程万余公里,堪地60余万亩,妥善解决农牧矛盾,协调各民族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与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边防。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林则徐基本完成勘荒任务时,接“著饬令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补”。至此,林则徐结束了在新疆的遣戍生活。
延伸阅读
湘江夜话:林则徐与左宗棠的历史性会见
在采访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馆长陈继勇时,记者听到一则佳话,与大家分享。从这个小故事中,大家不难感受到林则徐的家国情怀。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林则徐乘一叶扁舟经沅江,溯湘水,向长沙行来。十一月二十一日(1850年1月3日),林则徐乘坐的船只停泊在岳麓山对岸星沙湘江边,林则徐遣人到湘阴东乡柳庄召左宗棠来见面。
林则徐和左宗棠于舟中彻夜倾谈。这次会见,称得上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见。一位是清代官员的佼佼者、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位是未来中国历史舞台的风云人物。左宗棠颂林则徐这位65岁的前辈名臣为“天人”,崇重逾常;林则徐对左宗棠这位37岁的布衣“诧为绝世奇才”,期许良厚;共同的经世抱负和旷世情趣使他们像阔别多年的故友相逢,倾心交谈。
畅谈中,两人谈得更多的是西域边政。林则徐说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深以为憾。林则徐认为只要水利兴修,稻田广种,那么西域就能不减东南富庶之区。林则徐还预见俄国将成为中国的边疆大患,并将收集、整理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交给左宗棠。林则徐语重心长地对左宗棠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