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对联“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
此副七言联为林则徐纪念馆藏品,民国拓本,质地为纸质,横20.5cm,纵107cm。上款为林则徐“管领江淮河汉”白文印章;下款为林则徐“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及“青宫少保之章”朱文印章。联意为:老师和朋友能来到这只容膝盖大小的地方,我非常高兴;希望儿孙们要勤奋读书,努力做到博学多才,不辜负父辈们的殷切希望。
1850年,66岁的林则徐辞官家居文藻山的旧宅“云左山房”(现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北路31号)。这里靠近西湖,闽江水涨时,往往被淹。林则徐长期在外,房屋被水淹了多年,梁柱大多朽坏,已经难以修整。还乡后,他将就寓居在第三进的双层楼房,名“七十二峰楼”。底层为卧室,二楼为藏书处。小小的空间内,摆满了他平生购置的书籍,经、史、子、集、时文、方志六门,计1708种,还有一批外文书报。
当时,林则徐大多在楼上整理自己的旧稿。他亲自把《使滇小草》等诗稿选辑成《云左山房诗钞》,又修订《畿辅水利议》,拟交付刘存仁校勘。虽然晚年居家时间短,他仍在百忙之中关心晚辈的教育,为了奖掖后进,他在住宅第一进“扛梁厅”举办文会“亲社”,每月约集族中的读书人到家中会文一次,由他亲自命题、阅卷,成绩优异的发给奖品,对生活有困难者,还予以资助。
林则徐对诗书的重视离不开父母亲的言传身教。1785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宾日是教书先生,母亲则做纸花贴补家用。四岁时,父亲将他带到罗氏私塾,抱在膝上,口授章句,七岁,便教他作文。父亲善于运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使他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夜里,在微弱的灯光下,他总是发奋苦读。然而,当看到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时,他深感不安,提出要分担生活重担,母亲却正色说道:“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
幼承家学的林则徐从小立下读书报国的志向,10岁便能写诗作对,14岁考中秀才。入读鳌峰书院后,在郑光策山长的引导下,他博览各类经史典籍,研究经世致用之学。1809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后,他学习并掌握兵、史、刑、礼、乐等知识。1816年,被派往翰林院清秘堂办事,他阅读到大量内阁秘藏的典册,为从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官四十年,历官十四省。不管身处何处,林则徐从不间断读书、搜书与藏书,“在官时无日不读书,暇手一编,数十年寒署不辍”。他总是随身带上各种书籍辗转各地,即使被流放新疆伊犁,仍旧用7辆大车,装载20多箱书籍随行。他不仅热爱读书,还擅长学以致用,兴利除弊、锐意改革,谋求兴国之道。在广州禁烟期间,他曾主持编译并翻阅《四洲志》《华夏夷言》等外文书报,调查了解西方动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思想启蒙起到了重要作用。
林则徐不仅身体力行,还始终严格要求子女。长子林汝舟为服侍父母,经常跟随他辗转各地,从而影响了学业。林则徐及时写信鼓励他:“尔敦行立志,向学不倦,将来成就当远且大。勉之!读书作文之道,其先当因类以求之……”他对长子的教育从立志向学入手,讲究体会、积累,使读书明理实用,最终报效国家,成为有用之才。林汝舟不负所望,于1838年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
林则徐晚年用这幅名联,表明了自己是以诗书传家,而不是以钱财传家,充分展现其“清廉处世,诗书励志”的优良家风,这在当今时代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撰稿:林念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