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展览 -> 馆藏精品
分享到:
清·林则徐《已卯以后诗稿》之《秋雪》
发布时间:2020-03-13浏览量:


“英雄本色是诗人”,林则徐一生所著诗词颇多,其中也不乏脍炙人口、富含哲理的诗篇诗句。在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展厅,陈列展示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已卯以后诗稿》,横14厘米,纵24.8厘米,为林则徐所作诗文稿件的合集。

 

本文仅以林则徐1818年所作《秋雪》为例,“还原”林则徐史迹片段,浅析林则徐的心境思想。

“时重阳后二日,集刘眉生同年(斯嵋)斋中,入夜得雪,同人拈此题分体,得七律。嘉庆二十三年九月十一日(1818年10月10日)”

《秋雪》

一夕西风玉万家,肃霜时节骤寒加。

清威尽迫鱼龙夜,冷艳先欺芦荻花。

瘦蝶梦迷衣上粉,征鸿泥印爪中沙。

郢歌欲和增萧瑟,白帝城头有暮笳。

 

河汉云罗冻不流,明珠仙掌露华收。

骑驴踏去无黄叶,吹帽归来忽白头。

别浦蒹葭森玉树,隔村砧杵捣银楼。

授衣正听催刀尺,谁盖长城万丈裘。

 

似与高空破泬寥,故凭天女散琼瑶。

轻犹带雨凌晨洒,弱不禁风坠地销。

山寺远钟沉细细,江村落木杂萧萧。

新词莫为悲秋赋,留取诗情过灞桥。

 

画屏银烛敞书帷,净我聪明此最宜。

衰柳也教飘絮起,早梅犹恨著花迟。

骑来白凤惊先下,说与寒蝉恐不知。

毕竟东篱存晚节,留香何止傲霜枝。

林则徐自1811年考中进士后,进京入翰林院,是一个政治地位不高的小京官,曾在1816年赴江西任乡试副考官,1817年记名御史用。

在京期间,他经常与同样是来自南方的一些小京官、同科友人聚在一起文酒唱酬、抒怀心志。诗中的刘斯嵋便是林则徐的一位“诗友”。刘斯嵋,字眉生,江西南丰县人,与林则徐一样,也是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1818年10月10日,重阳节刚过去两天,深秋初冬的时令,天寒地冻、冰封霜华,33岁的林则徐与几位友人同聚在刘斯嵋住处,入夜以后,细雨中星星零零飘洒着几丝雪花。想必,这许是北京城当年入冬的第一场雪吧,也是一场早早赶来的“秋雪”,几位年轻的友人诗性大起,以此为题,有感为诗。

深秋的寂寥和秋雪都来得太过突然,万木萧瑟,京城街头的黄叶已被寒风吹散,重阳刚过,就已白雪飘零。恰如同这一群南方来的“文人小京官”,每个人都是满腹经纶、满怀抱负,但在纸醉金迷的京城,却显得渺小甚微,寒酸颇矣。

偌大的京城,一方小院,年轻的林则徐在漫天雨雪中仰望夜空,这已经是他来到京城的第八个年头,远方山寺的钟声昏沉无力,又是一年秋天结束了。八年来,他看到的是京城里充斥着天朝上国最繁华的奢靡,也夹裹了整个王朝最黑暗的腐败和堕落,如深秋一样让人叹息。

又能如何呢,读五车圣贤书,卖于帝王家,唯一存念的是父亲教诲的报国之志,鳌峰书院教授的学用之道,即以毕生才学奉献国家、奉献人民。

“银烛秋光冷画屏”,在刘斯嵋的小院书斋里,伴着秋雪,几位诗友竞相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仿佛这里才是最纯粹、最有才气的文学净地。院落之外,那些显赫的达官贵人、纨绔子弟只懂得灯红酒绿、喧嚣尘土,怕是不会理解这方小院里存留的最淳朴的诗词文气和最炽热的豪情壮志。

这也是大清王朝最后的“晚节”吧,这种文艺芳香不仅傲立霜枝,也将是晚清动荡中始终坚守的“民族气节”,挣脱萧瑟的“秋雪”、渡过寒冷的冬季,也抵御纸醉金迷的诱惑,迎来今日的傲立世界。

 

撰稿:林念轩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312380    今日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