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现场
“解读家风家训”环节,宣讲员讲述了黄庭坚的家风。黄庭坚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文学家。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其书法精妙,独树一格;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
黄庭坚从小聪颖,好学上进。5岁时,即能背诵儒家“五经”;14岁时,黄庭坚跟随舅父李常到淮南一带游学。归乡回到母亲身边后,黄庭坚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他“涤亲溺器”的孝行感人至深,被载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成为中华儿女的典范而世代传颂。黄庭坚为官后,将对父母之爱化为对广大百姓的深沉之爱。他为官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始终保持了一个士大夫清正廉洁和“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的品行操守。他在太和县上任不久,就亲笔书写了孟昶《戒石铭》中的“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十六字箴言,并刻成石碑,立在官署衙前,表达和传扬匡扶社稷、廉洁从政和敬民爱民的心志。宋高宗曾颁旨将黄庭坚手书的《戒石铭》颁发到全国各州县,刻成石碑,警诫各官吏心怀百姓,为民分忧。
黄庭坚所践行的中华传统美德——孝爱忠廉,犹如滋养万物生灵的滚滚修河,长流不止,奔腾不息,在现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宣讲员讲述黄庭坚家风
本期“学习道德模范”环节,宣讲员讲述了道德模范邱海波的事迹。邱海波,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是我国重症医学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临床教学一线,精心救治患者,倾情培育人才,推动我国重症医学学科开创性发展。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2015年天津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邱海波总是一次次亲赴现场,指导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2020年,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他五度逆行出征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累计210天冲锋在抗疫前线。2021年11月5日,“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评选他为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奖。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1月19日,邱海波临危受命,立刻动身前往武汉。作为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他始终扎根抗疫一线,坚守在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院的重症病区,近距离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指导疫情防控和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面对初期疫情迅速蔓延的严峻形势,“人等床”的问题比治疗更棘手。邱海波自己动手搬氧气钢瓶,与专家组的专家们提议增设重症收治医院、举全国之力组建“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这些举措使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2021年,他又多次闻令而动,前往辽宁、云南、福建、甘肃等地指导抗疫工作。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重症医生应该做的事,疫情期间,每一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英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为我国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邱海波自1988年开始从事重症医学临床工作后,就将此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在邱海波的带领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江苏省“13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作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江苏省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每年抢救重症患者1000余例,会诊病人600余人次。
大医精诚,邱海波医生始终坚定发扬积极带头精神,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在重症救治一线,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学习邱海波的先进事迹后,我馆员工发表了心灵感悟:邱海波医生面对重大灾情现场,他冲锋在前,与死神较量;重症患者面前,他不舍昼夜和命运抗争,做好生命的守卫人。他三十多年如一日的日夜奋战,冲锋在抗疫前线,用无畏担当诠释了“时代英雄”的精神内涵。
品味国学经典环节
“品味国学经典”及互动环节中,宣讲员介绍了嵌银。嵌银是以银、锡等薄片粘贴于漆器上,然后刻成花纹,再涂上一两层漆,经过干燥打磨、推光,显现出花纹图案。潍坊的嵌银漆器是全国独有的手工艺品,驰名中外。它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配料、成型、组装、雕刻、镶嵌、涂漆等复杂的工艺程序。艺人全靠手、特制的小锤、小剪、小刀,在贵重木料(如红木、檀木)制作的器具上大做“文章”。嵌银漆器,大到巨型立屏、挂联,小至烟斗、印盒,经艺人之手,件件古朴典雅,绚丽多姿。
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最后,我馆员工观看移风易俗宣传视频,进一步深化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破旧立新,抵制不良风俗,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争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弘扬时代新风,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