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资讯 -> 文明之风
分享到:
第129期“文化讲堂(道德讲堂)”《32年守岛耕耘,千亩荒滩变身江上绿洲
——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潘炳成》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3-07-19浏览量: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717日下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第129“文化讲堂(道德讲堂)”《32年守岛耕耘,千亩荒滩变身江上绿洲——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潘炳成》在多媒体厅举行,全馆干部职工参加学习。

 

道德讲堂现场

“解读家风家训”环节,宣讲员讲述了诸葛亮的家风。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名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治蜀功绩名传千秋后世。他是一代廉臣,曾主动申报个人财产,是中国最早进行财产申报的官员。他对家人管教很严,写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是中国古代家训中的名篇,同时也是诸葛亮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宣讲员讲述诸葛亮家风

在诸葛亮的影响下,蜀汉的社会风气崇尚节俭,官员的俭朴和廉政水准迅速提高。诸葛亮家风不仅对自己的子孙后代遗泽颇深,而且对后世也影响深远。自诸葛亮之后,历史上清廉有为的官吏如宋代包拯,明代于谦、海瑞等,无不以诸葛亮为楷模。清代名臣左宗棠青年时即以诸葛亮自居,以清廉自守。

 

宣讲员讲述潘炳成事迹

本期“学习道德模范”环节,宣讲员讲述了潘炳成的事迹。潘炳成,中共党员,江苏省扬中市西沙芦柳管理所所长,曾荣获“江苏好人”等荣誉。

潘炳成的父亲曾在西沙岛工作8年,后因工作调动离开,得知没有建设好西沙岛的是父亲今生最大的遗憾,“守岛护岛,实现父亲的梦想”成为了潘炳成时刻提醒自己的诺言。1991年,21岁的潘炳接替父亲成为西沙岛的第二代守岛人。他克服艰苦环境,32年如一日坚守西沙岛。他建立泵站解决小岛内涝旧患,开展道路硬化,整修电力线路,成功调整小岛生产结构,极大提高经济效益,荒芜小岛变身成为“鱼米之乡”。

“品味国学经典”及互相环节中宣讲员讲述了中国剪纸的发展脉落。剪纸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

 

 

宣讲员品鉴美文好书

“品鉴美文好书”环节,全馆员工鉴赏了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人安静下来。非暴力沟通将注意力聚焦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个要素,指引我们重新构建表达和聆听的方式,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倡导文明新风环节

“倡导文明新风”环节,全馆员工通过观看文明交通视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美好的生活从安全开始,只有保证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我们应成为文明出行的行动者、带动者,共创有礼有序的城市生活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329468    今日数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