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现场
“解读家风家训”环节,宣讲员讲述了杨继盛的家风。杨继盛,明代著名谏臣。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
杨继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嘉靖二十九年,杨继盛因宫廷官场倾轧,被贬为狄道典史。到任后,杨继盛没有消沉沦落,而是摒弃官场恩怨荣辱,致力于狄道治理。他兴办学校、疏浚河道、开发煤矿、让妻子张贞传授纺织技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拥戴,等到他离任时“送于百里之外者千余人”,狄道百姓尊称其为“杨父”。他官职不高,留下遗书给儿子。信中,字字都是爱,字字都是诚,核心就是三个字:做好人。其肺腑言、泣血声,堪称教育子孙后代的经典之作。他的两个儿子应尾、应箕没有让他失望,都成为令人钦敬的好人、贤人。杨继盛是清官廉吏的身影,映照出霄壤云泥的道德落差,激励着见贤思齐的高尚追求。
宣讲员讲述道德模范张应贤事迹
本期“学习道德模范”环节,宣讲员讲述了张应贤的事迹。张应贤背着“袖珍”爷爷张自敏去北京看升国旗、爬长城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感动了无数网民。她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向人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孝老爱亲的人间真情。
父母离异后,失去庇佑的张应贤辗转亲戚家,自幼患侏儒症的爷爷张自敏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爷孙俩相依为命。多年来,张应贤辗转多地务工,但无论身在何处,爷爷一直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每年她都要专程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爷爷,不仅包揽所有家务,还领着爷爷到医院检查身体,去集镇逛超市、买衣服,去江边公园散步、观光,让老人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爷爷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去北京看一看。” 张应贤一直把爷爷的愿望装在心里。2022年9月,她背着爷爷去北京爬长城、看升国旗。因为爷爷的个子小,并且腿关节变形,长城的台阶,很难爬上去,她就背着爷爷一步步往上爬。在天安门广场,爷爷看不到升国旗的全景,她就把爷爷扛在肩上。在景山公园,爷爷心疼钱不愿坐缆车,她就背着爷爷走完了长梯。老幼相依的艰难岁月,积淀起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久久令人难忘。
在学习张应贤的先进事迹后,我馆员工发表了心灵感悟:“张应贤背着“袖珍”爷爷去北京看升国旗、爬长城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90后”的张应贤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向人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孝老爱亲的人间真情。她多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回报爷爷,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品味国学经典”环节中,大家对中华历史国粹——象棋有更深入的了解。“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中国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在战法上遵循古代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作战思想,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二人对抗性游戏。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即终了。在棋战中,人们可以从攻与防、虚与实、整体与局部等复杂关系的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
品鉴美文好书环节
此次“品鉴美文好书”环节,全馆员工鉴赏了交通大学刘统教授的著作——《火种》。该书主要讲述爱国者和革命者经历的探索和尝试。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前三十年的风云激荡,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讲述党的创业之艰难与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火种》一书叙述生动、细节丰富,对许多耳熟能详的事件补充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是一部既具历史感又有时代感的力作。
倡导文明新风——“八不行为规范之保密宣传教育”
最后,在“倡导文明新风”环节,全馆员工共同观看了保密宣传教育视频,对保密工作有了更深入了解。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我们要注意日常保密防谍事项,自觉学习国家安全保密常识,不私自打探、传播国家秘密和敏感信息,网上交流不发表涉及国家秘密的言论,不带境外人员参观或进入非开放区域、场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在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要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为境外人员提供或代购内部读物和资料。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