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林则徐纪念馆 -> 资讯 -> 文明之风
分享到:
第134期“文化讲堂(道德讲堂)”《“大象医生”穿梭雨林20载 温情守护亚洲象——全国爱岗敬业模范保明伟》精彩回顾
发布时间:2023-12-26浏览量: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225日下午,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第134“文化讲堂(道德讲堂)”《“大象医生”穿梭雨林20载 温情守护亚洲象——全国爱岗敬业模范保明伟》在多媒体厅举行,全馆干部职工参加学习。

 

道德讲堂现场

“解读家风家训”环节,宣讲员讲述了张公艺的家风。“百忍家风”是张姓人家教育后代的家风,源于唐代养生家张公艺的传说故事。张公艺,生于公元577年,卒于公元676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九十九岁。

 

宣讲员讲述张公艺家风

据史书记载:张公艺幼年有威德之望,正德修身,礼让齐家立义和广堂,制典则,设条教以戒子侄,是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每日鸣鼓会食;养犬百只,亦效家同,缺一不食。张公艺治家都是诚,核心就是做好人,堪称教育子孙后代的经典之作。张公艺去世后,张氏族人为了纪念这位以忍、孝治家的先贤,为他修建了“百忍堂”,并把“忍”作为祖训代代相传。至今,海内外张氏族人的祠堂屋宇,常常刻有“百忍成金”“百忍传芳”“百忍贻庆”等牌匾,告诫家人要以和为贵,相互忍让。

 

宣讲员讲述道德模范保明伟事迹

本期“学习道德模范”环节,宣讲员讲述了保明伟的事迹。保明伟,中共党员,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高级兽医师。在野象谷从事兽医工作的20多年里,保明伟先后参与了近30次亚洲象的救助,荣获云南省杰出农民工、全国优秀农民工、云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保明伟通过自主钻研,自制麻醉吹管,成功掌握20米左右使用吹管注射器对大象进行麻醉的核心技术,并多次在野生亚洲象救助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2015年,野生象宝宝“羊妞”仅出生6天就因病被象群遗弃,当时国内并没有可参考的新生象救助案例,保明伟和同事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让“羊妞”活下去,他们将床铺搬进了“羊妞”的象舍,清创、消炎、救护,24小时陪护它。对于象的侵扰,由于不懂得科学避象、防象,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保明伟主动深入农场和周边村寨探访大象行踪,和干部群众坚守野外观察共同研究野生亚洲象活动规律和行动路线,并提出科学的防避措施,减少该地区野生亚洲象肇事发生,并向当地学校、社区居民科普亚洲象知识,讲解如何化解人象冲突,教授大家如何与大象和谐共处。

在学习保明伟的先进事迹后,我馆员工发表了心灵感悟保明伟作为“大象医生”穿梭雨林20载,攻克救治技术难题,扛起拯救濒危物种的社会重任,守护亚洲象,他一直都在。多次受邀到美国、尼泊尔、东南亚周边等国家交流学习亚洲象医疗技术,不仅传播亚洲象知识,还展示了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力。

 

品味国学经典环节

“品味国学经典”环节中,大家对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有更深入的了解。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东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品鉴美文好书环节

此次“品鉴美文好书”环节,全馆员工鉴赏了《山海情》。《山海情》取材于闽宁镇的真实事件,反映了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的宏大的时代命题。本书以其为底本创作而成,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西海固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本书的出版,对于了解中国脱贫攻坚事业的伟大成就,分享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宝贵经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携手合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倡导文明新风——“制止餐饮浪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倡导文明新风”环节,全馆员工共同观看了制止餐饮浪费的视频2021年4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是为了防止食品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每一份劳动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真真正正地让节俭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共同培养文明、健康、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

林则徐纪念馆版权所有 © 2019 林则徐纪念馆    闽ICP备1300742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469号       访问总量:329251    今日数量:0